老物件里總是藏著一段傳奇。
一位旅居美國的中國女士羅新,開了一家專門回收老物件的舊貨商店,上星期,她收到一個能讓人穿越回35年前的相機包。
那是1月7日一個下雪的上午,一位七十來歲的老人來賣剛過世父親的老相機。
抱來的紙箱子很舊,里面都是超過幾十年的老相機,牌子也不好,羅新不太想買。
可看著老人頭發花白,她有些不忍,就用20美元回收了這些舊東西,老頭拿了錢特別高興地走了。
羅新開始清理箱子里的東西,這時,里面的一個棕色相機包引起了她的注意。
打開這個相機包后,羅新發現自己“穿越”回了1982年的中國。
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粉色的小盒子,盒里有一把小梳子,一個小鏡子,盒外面還有個小飛機模型。
這些東西來自中國民航。那時候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,中國民航航班上會贈送紀念品,包括鑰匙扣、撲克牌、梳子等,飛國際的航班還可以喝到茅臺。
果不其然,之后羅新又找到幾樣民航紀念品:小剪刀和鑰匙扣。
這位老人的父親一定是坐過中國民航飛機,到中國旅游過。
相機包里還有一份行程表,上面記錄著Goldberg夫婦在1982年11月7日到了北京,旅游兩周后21日從廣州經香港去了曼谷。
為了來中國,夫妻二人還學習了簡單的中文,包里的一張紙上寫著“不要”、“雞蛋”、“謝謝”、“請你”等詞語的中文發音。
這對夫婦都去了中國的哪些地方呢?
相機包里有一些蛛絲馬跡。
包里有一張秦始皇兵馬俑的門票和一盒紀念幣,他們估計是去了陜西西安。
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,西安就在其中。
此外,他們還去了廣州,并看了廣東油畫會第三次展,地點是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。
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心儀的畫作?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品嘗廣州美味的點心?
相機包中還有兩張剪紙,也許是在北京買的。80年代的書簽紙質的比較多,而現在,別說書簽了,連書都是電子的了。
另外包里還有一些中國郵票!當年中國全民集郵熱,幾乎家家都有本集郵冊。
這套齊白石畫作的郵票,現在估價600多。
這套北京京劇臉譜郵票,發行時間是1980年,現在一套小300。
這套是中國重返國際奧委會一周年紀念郵票,那一年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,郎平是當年的"MVP"。
這些東西被遺忘在相機包里整整35年,重見天日后,帶我們回到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。
在這對美國夫婦眼中,中國是新鮮的,有壯麗山河,有文化古跡,有藝術油畫……
而他們留下的足跡,也勾起了我們對80年代中國的回憶。
1982年,電影《少林寺》火爆上映;路邊都在放《我的中國心》;
1983年,春晚來了;我們認識了蓉兒和靖哥哥;
1984年,許海峰為中國贏得第一枚奧運金牌;
1985年,《上海灘》家喻戶曉;馬里奧大叔開始鉆綠管子了;
1986年,西游記放了第一遍;
1987年,《街頭霸王》席卷游戲廳;年輕人都跳起了霹靂舞;哥哥版寧采臣紅遍大江南北
……
時光一逝永不回,
往事只能回味。
關于80年代,
你有什么樣的特殊記憶?
如果能回到那時候,
你最想做點啥?
可以的話,帶上小新。(谷夢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