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從侵財到故意傷害 合租引發的刑事案件多發生在群租房小心合租房中的危險室友
如果有“北京租房生活指南”,小雅覺得自己的經歷足以在其中加上這樣一條:小心那些心懷惡意的室友。去年,她被與之合租的女子騙走了4萬多元,而后遭遇缺乏證據無法立案的尷尬境地。和小雅一樣,不少人會選擇合租,與陌生的室友朝夕相處,但這種臨時的、帶有偶然性的關系,可能會帶來不安的因素,尤其是在群租房中,甚至有人因為危險的室友而喪命。
統計
合租中的刑事案件
群租房發生的居多
在一份關于合租的問卷調查中,有40%的被訪者會考慮和陌生人合租,原因是希望室友可以分擔房費,以及生活中彼此照應。在“合租最大的顧慮是什么”一題中,70%的受訪者關心生活習慣和安全問題。
記者檢索發生在租房室友之間的刑事案件時發現,因為生活習慣發生矛盾,繼而引發沖突的故意傷害類案件最多。網絡路由器的擺放位置、放音樂的聲音、晚歸、打掃衛生等,都可能成為矛盾的導火索。
這類案件中的室友,充其量是脾氣火暴,而且很多情況下,矛盾的發生雙方都有責任,但下面幾類案件,則是因遭遇了危險室友所導致的安全問題。
數量第二多的案件是偷盜類的侵財案件,這類案件多發生在群租房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出租房內。
第三類是詐騙類案件,其中以虛假二房東騙房費的案件為主。
還有一類是偷窺、強奸等性騷擾、性侵類案件,這類案件多發生在異性室友合租期間。
總體來看,這些案件多數發生在非法的群租房或者租客較多的出租房。另外,二房東通過網絡招租過程中,也容易招來危險的室友。
案例
女子群租房被害
中介賠償4萬元
2012年,18歲的徐小薇為了學舞蹈,只身一人來到北京。2014年3月,徐小薇報名了通州一家舞蹈學校,她通過中介公司,在通州租到了一間每月租金750元的房子。
這套兩室一廳的房子,被隔出來了6間房,徐小薇的房間靠近陽臺。她對面的租戶,是一名剛剛入住的30歲男子。徐小薇壓根不會想到,對門這個名叫郭軍的人,有著搶劫強奸的“前科”。
2014年4月9日上午,徐小薇在衛生間洗澡。聽到水聲的郭軍從自己床下掏出了事先買好的兩根繩子和一卷膠帶,將徐小薇拖至自己的房間,后郭軍強迫徐小薇說出自己的銀行卡密碼。為防止徐小薇呼喊,他將其活活掐死,并把尸體藏到了地下室的樓梯下面。
徐小薇失聯后,其父母報警。2014年5月23日,郭軍在山東落網,供認了自己殺害徐小薇的犯罪事實。2015年2月,市三中院判決郭軍犯搶劫罪、強奸罪,判處其死刑。
之后,徐小薇的父母以中介公司和房東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,將二者訴至通州法院,索賠97萬余元。
法院審理認為,該案中的中介和房東存在群租和未登記備案的違法行為。徐小薇被殺害,中介公司和房東均存在一定責任,法院最終酌定中介承擔10%的賠償責任,一審判決中介賠償原告死亡賠償金4萬元,房東補償5000元。
案例
網上招租
招來每天為自己做飯的女孩
小雅今年24歲,去年大學畢業來北京工作。和大多在北京打拼的年輕人一樣,小雅開始了自己的租房生活,她在朝陽區租了一間公寓,每月房租2500元。
幾個月下來,還在實習期的小雅覺得交租吃力,于是她決定在網上招租,希望新來的室友能和自己分攤房租以及水電網費。去年12月1日,一名自稱叫王云的女子打來電話,詢問租房事宜。當天,王云便來到小雅住處看房。
小雅告訴記者,王云當時稱自己是孤兒,本地人,剛從山東辭職回北京。自己在北京有套房,但是租給了別人,合同期為5年,現在不能住自己的房子,只能租房。“我感覺她挺健談,自己當時也沒疑心,就同意她住進來了。”
小雅和王云約定房租是押一付一,每月1200元,水電網等費用均攤。但王云稱自己錢不夠,希望先只交房租不交押金,小雅同意了。當晚王云便住了進來。
“從12月2日開始,她每天早上起來給我煎蛋準備早飯,中午買菜準備午飯,晚上帶我去外面吃。她每天在家里打掃衛生,收拾房間。”小雅覺得自己很幸運,遇到了一位善良熱心的室友,王云甚至還拍著胸脯稱自己能幫小雅辦北京戶口。小雅雖然不太相信,但內心對王云好感倍增。
“借錢”后消失
無證據警方無法立案
5天之后,12月6日,王云在微信上突然和小雅說自己要去外地進貨,能不能先借小雅一筆錢。
“我說沒錢,王云說可以先用我的信用卡。”提到借錢,小雅提高了警惕,她讓王云給自己寫張借條,但在微信中,王云說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證給小雅,錢一兩天后就能還,“我沒多想,就讓她到公司找我拿信用卡。”
當天下午,王云先是在取款機提現3000元,之后又找到可以給信用卡提現的人,取出了39000元。“當時我沒有意識到她是要騙我錢,就沒有采取保護措施。”
王云走時,還“借”走了小雅一部平板電腦、一塊手表和一些衣物,之后,王云便沒有再露過面,只通過微信、電話和小雅聯系,并一直找理由不回家,也不還錢。
12月9日,王云告訴小雅在出租房里放了幾張銀行卡,里面有8萬元,“她告訴了我銀行卡密碼,還特別強調室友間應該互相信任。”
9日當天,小雅試著在銀行的自動取款機查看銀行卡的余額。結果剛輸完密碼,卡就被吞了。小雅這才察覺到不對勁,在家人的建議下,她先掛失自己的信用卡,再報警。
“警察說這是借貸關系,不符合立案標準。”小雅事后想想,王云是預謀的,并鉆了法律的空子,“她以室友的身份,借貸的名義騙我的錢,讓我沒有證據。”
案例
情侶吵架縱火熏死室友
家屬訴四方索賠
遇到不懷好意的室友固然讓人害怕,但有時候遇上不靠譜的室友,其殺傷力也足以致命。這也是一起發生在群租房里的悲劇。
2013年12月28日凌晨2點,李麗和王亮這對情侶在群租房內發生爭執。王亮動手打了李麗,李麗為了嚇唬男友,拿起打火機企圖點燃床上的被褥。
初次,王亮出手制止了李麗,但兩人仍爭吵不休。李麗再次拿起打火機將床單的一角點燃,待到王亮欲制止時,火勢已經越來越旺。二人見火勢兇猛,徹底慌了神,但無論用枕頭拍打,還是用礦泉水撲救,都沒能控制住火勢。
火勢蔓延,其他隔斷房間內的住戶聞到煙味紛紛逃離并報警,但居住在靠里房間內的小悅和小依兩個女孩沒能逃離現場,兩人被困在衛生間內,最終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。
據了解,王亮、李麗二人租住的是一間群租房,房東私自將屋子打起隔斷,分割成了十個小間。
2014年11月,市一中院以放火罪判處李麗死刑,緩期兩年執行;以失火罪判處王亮有期徒刑六年,二人還需共同賠償兩名死者家屬共計14.5萬元。
雖然兩名縱火者已被判刑,但死者家屬仍憤懣不平,將房主、二房東、中介公司和物業公司四方一并告上法院,索賠百萬元。原告認為,四被告將不符合安全標準及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出租給受害人小悅、小依,且疏于管理,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,導致慘劇的發生。本案尚在審理中。
提示
租房最好找熟人合租
盡量不要選擇群租房
案例二中原告方的代理律師唐長城建議,租房者應盡可能選擇與自己熟悉的同學或同事合租。盡量不要選擇群租房,一是房屋的安全性不能保證,二是群租房人員流動性大,加上房東或中介不嚴格履行房屋租賃登記的制度,容易讓不法分子鉆空子。
中介專業人士建議,網上招租,除了要留下對方身份證復印件外,還應簽訂一份標準的租賃合同,最好選擇長期租戶,并要求對方支付押金。與陌生人合租期間,盡量避免在出租屋內存放貴重物品。如果發現合租者有不良的生活習慣,或者圖謀不軌,要提高警惕,并在合適的時機更換房屋或報警。
(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)
本報記者 張宇 J223